2013-01-12 杭州日报
滚动新闻记者 韩璟 文+视频
杭州5位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个个都是国宝级的人物且年事已高,很想把一身技艺传承下去。
去年9月,5位大师面向全国招募热爱工艺美术的人作为关门弟子。这项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杭州运河综保委的工作人员说,希望通过这项工程,找到一些能安静下来、不为外物所扰的年轻人,把如此优美的技艺传承下去。
在招徒过程中,在一轮轮的专业笔试、面试里,我也听大师们讲了不少传统技艺的美好与寂寞。昨天,我很高兴地看到,5位大师一共招到了24位弟子,在拜师仪式上喝上了关门弟子的敬师茶。
其中有一位选择跟陈水琴大师学习刺绣的小伙子在一群女弟子里显得很扎眼,引起了大家注意。
这名小伙子名叫油志超,1988年出生,来自山东菏泽。
我问了他一连串问题:
家里人反对吗?女朋友怎么说?有没有想过怎样成家立业?
不少电视台的镜头都伸到了油志超面前,他的笑容有点腼腆。
小伙子长得斯斯文文,挺像江南一带的人,他去年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校毕业,学的会展专业挺热门,在上海这个大城市的就业前景其实很不错。去年3月,毕业前夕,学校引进传统技艺办了一年制的刺绣学习班,在导师的推荐下,已经画了三年国画的他去报名参加,接触到了刺绣,喜欢上了。“手里的针就像国画的笔一样,无非是拿线代替了颜色,一样可以绘出我心里的风景。”
陈水琴大师受学校邀请到上海讲过课,他就动了拜师的念头,结果机缘巧合,陈大师在杭州招徒,这个山东小伙就专程赶来了。
一般人的印象里,大男人学绣花,多少觉得怪扭捏的,小油的同学也觉得他放弃那么好的专业很可惜,改学刺绣就更奇怪了。“有朋友直接说,你怎么做起娘们的活?想不通!我觉得啊,这有什么想不通的,有的男人染头发,还化妆、抹香水,我也觉得很娘们,很奇怪,但人家喜欢啊。这门刺绣是我喜欢的,喜欢就去学,没想那么多,也不需要想。”
油志超的QQ签名是“为善者,福虽不至祸已远离;为恶者,祸虽不至福已远去”。他说很少上微博,不玩微信,但喜欢电影,尤其喜欢《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励志片。
我问小油,你学刺绣,和家里商量过吗?他说,父母都是农民,家境很一般,看到同龄的发小、玩伴都结婚了,动作快的儿子都有了,父母也希望他毕业后能早点找份安定的工作,结婚成家。“不过我大了,父母会尊重我的意见。我一点不留恋,也不向往大城市,没想过把刺绣当作一门谋生手段,我就是想学好了,将来回家,不管是种地还是做小生意,我空闲了能画画国画、做做刺绣,日子会过得很充实。”
不过,压力还是有的,反对的还有小油女朋友的家人。“我女朋友就是学刺绣认识的,她当然不反对,但她家里人反对。觉得呢女孩子学这个蛮正常的,但我作为男人,要考虑买房成家,照顾家里,去学刺绣就有点‘那个’了。”
陈水琴大师显然很喜欢这个徒弟:“我以前没有收过男弟子,不是不想收,是没人报。我问过这个徒弟,男人家要成家立业买房子的,你学刺绣这些可能一时半会都不会有,你准备好了吗?他说,我准备好了。我很感动,他有国画基础,又那么热爱,难能可贵,我会一个一个针法教,尽心尽责,等他学好了,帮助他的作品尽快登录市场。”
5名大师将用5年培养徒弟成才
承办这次活动的杭州工美艺术馆陶馆长说,这次大师招徒,报名的有192名,其中还有专程从台湾赶过来的,24岁到35岁的占了大多数,素质也很好,有不少大学生,学历最高的是硕士。“这些年轻人都是真心喜欢传统工艺,很多在拜师仪式前就先跟着大师学起来了。”
传统技艺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陶馆长说,大师招徒仪式不是这项工程的句号,只是一个顿号,这项工程是杭州“工艺和民间艺术薪火计划”中的一项。5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要通过5年时间,把这些徒弟培养成才。这期间,由政府给予一定的基本生活津贴,用于徒弟的学艺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