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文物局最新公布名单,杭州市的申遗点段共有11个点段(包括6个遗产点、5段河道)。
富义仓 位于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与胜利河交汇处,初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竣工于光绪十年(1884年)。它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民国时期,改为浙江省第三积谷仓,短时做过国民党军用仓库。解放后,杭州市粮食公司接管,作为民生仓库分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一个古粮仓。现大部分仓廒保存原有格局,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度的重要实物例证。它是杭城湖墅地区历史上米市、仓储和码头装卸业等经济业态曾经发展、繁荣的实体见证,是杭州运河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凤山水城门遗址 位于中山南路与中河路交会处,东西向横跨中河。中河在历史上是沟通钱塘江与江南运河的城内运河。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张士诚重筑杭州城,设旱门十、水门五,凤山水城门即五水门之一。凤山水城门是杭州古代五水门中唯一尚存的一座,具有历史地标作用,是研究杭州城池变迁的坐标。杭州段运河河道线型、尺度及驳岸等因城市变迁和航运发展而改变,唯凤山水城门下近二十米的河道保留元明时期原状,十分可贵。
桥西历史街区 位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主航道西岸,拱宸桥西侧,是清朝、民国以来的沿运河古镇民居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带,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区域。它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地方城市建设的风貌特色及自然环境特色,保存着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厂房、生产工具及航运机械,还保存了饮食、礼仪、民俗、伦理等社会文化载体。
西兴过塘行码头 位于西兴老街官河沿岸,浙东运河的端头。过塘行一般都设于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门面不大,一两层房屋,两三开间门面而已,主要是起到票据交换,货物中转的作用,过塘行本身并不需要类似仓储功能的建筑。数百年来,浙东地区的粮食、棉花、丝绸、盐酒和山货在西兴过塘,转运到中原各地。西兴码头、河道、永兴闸遗址、浙东运河之头、大城隍庙遗址是浙东入境首个交通枢纽的重要见证。
拱宸桥 位于杭州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拱宸桥东西向横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主航道,为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的石构三孔薄拱薄墩联拱桥,总长98米,桥面中部宽5.9米,两端桥堍宽12.2米,桥身高约16米,中孔净跨15.8米,通航能力100吨,边孔净跨11.9米。
广济桥 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始建于唐,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清康熙间修缮。南北向,横跨古运河。全长78.7米,面宽5.2米,中孔跨径15.69米、矢高7.75米。其余六孔南北对称跨径分别为11.68米、8.26米、5.3米,矢高分别为5.26米、4.13米、2.7米。拱券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南北各设踏跺80级。石栏板素面,高0.4米,两边共有望柱64根,桥顶四柱饰有莲瓣,其余为球形。拱券上刻有“弘治二年”纪年。
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余杭塘栖——杭州坝子桥、江浙省界——杭州市坝子桥段的杭州塘、上塘河) 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北起江苏镇江,绕太湖东岸达江苏苏州,南至浙江杭州。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的运河。后经历代开凿、疏浚,江南运河初具规模。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杭州中河-龙山河 江南运河从杭州延伸到钱塘江的一段运河。北宋时,为使钱塘江漕船能登录杭州接通南运河,浚治了这段龙山河,并于入钱塘江处置闸,以防江潮并调节运河水量。
浙东运河主线 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自西兴至曹娥江的运河又名“萧绍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浙东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大致分为航运、灌溉、漕运、水驿四个部分。浙东运河沿线保留了大量相关文化遗迹。其中包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2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主要为水利设施,桥梁及其他相关设施。此外,运河沿岸也分布着一些受运河影响的古镇,如西兴古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