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活态馆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拱宸桥西。
大运河为漕运而生,自春秋始建已来,大运河贯通之后以其特有的沟通功能,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在一起,承担了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的职责。
手工艺活态馆——浙江省最大的非遗手工体验基地。
区别于其他传统博物馆,它集结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有 20 多项传统手工艺,吸引了包括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各类技艺人员 30 余位!
所有的项目都是现场展示制作,并且可以亲手体验的。
在提问环节,问起孩子们认识哪些传统手工艺的时候,大家也都积极举手回答,许多同学们回答得又多、又准确。
看来这些优秀的手艺仍旧存在在社会的视野当中,不曾散去~
这竹篮的来头可不小,从它的材质说起,它需要宁波象山特有的一种竹子才能编制而成,这种竹子生长在海拔300米以上、向南并年龄在三年以上。
据说在将近100棵竹子里也只有1棵才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
它的编制工艺也很不简单,不仅仅要编3层,在编制过程当中还要利用热胀冷缩的手法让竹篾与竹篾之间的缝隙近乎没有为止。
这对于竹艺人的手法以及对于温度的把控要求是极高的。
小舒老师邀请了一些同学和一名老师一起上台检验这个竹篮,并近距离观看“竹篮打水”的过程。
真正的实验时间非常快,十几秒时间左右,但造成的视觉冲击确是无与伦比的。水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从篮底漏出来,稳稳当当汇聚在竹篮当中。
“哇哇哇”的惊呼声此起彼伏,现场久久不能平静~
小舒老师的课后,我们也很荣幸的邀请到了竹编张心荣老师的徒弟——徐老师来到现场,带领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竹编的精妙。
她为大家介绍了
竹篾的含义、竹编的历史、制篾的手法以及竹制品的分类。
有的小朋友非常的博学,还知道竹青是皮,竹白是肉。
在徐老师的介绍下,孩子们知道了竹制品是石器时代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中国陶器的形成也与竹编密切相关。
他们还知道了竹制品分为
平面竹编、立体主竹编、瓷胎竹编。
徐老师也向大家一一展示了这些竹编的特点~
同学们知道了一个完整的竹编制品,从选材开始到剖篾、过尖门、刮篾,都是非常考验技艺人经验和手活的工作。
单单剖篾这一个过程,就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出师!
同学们感叹手艺的不易,更是对这些仍旧坚守在非遗传承道路上的技艺人感到万分的敬佩!
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看到非遗文化能影响到每一个学生乃至到每个家长,我们感到特别的自豪!
期待中华文化的传统精髓也能从学校影响到整个社会,让大家都能关注到到这些来之不易的优秀文化,学习并保护它们,让它们可以长久的流传下去!
-----------------------------
更多精彩关注手工艺活态馆公众号。
往期内容精选:
● 回复关键词【油纸伞】,看有两把刷子的人——余万伦;
● 回复关键词【紫砂】,看紫砂的师徒传承——高德芝和徐成顺;
● 回复关键词【皮雕】,看用皮雕展现个性的人——周传炳;
● 回复【守艺人】,看非遗传承人的精神;
● 回复【石雕】,看和中国时石雕艺术大师的对话;
● 回复【竹编】,看一个竹艺人的人生“竹”迹。